这次果断向太阳能光伏领域进军,正是源自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刻隐忧,是转型示范的积极尝试。
9月6日,对我国众多光伏企业来说,是灰暗的一天,担心许久的梦魇最终还是来了欧盟宣布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因此暂且可以得出如下几个判断:首先,欧盟本次反倾销是相关行业组织依据欧盟法律程序,由企业提出要求且提出要求的企业产量达到行业总产量特定权重,欧盟必须启动相应程序,且该调查不受任何成员国影响。
因此,我国光伏生产企业应当抱团以行业组织为平台,寻求政府层面的支持,理直气壮地向欧盟反倾销管理机构提出我国光伏企业的民企性质,说明我国光伏企业格局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价格配置体系,从而获得涉案企业理应享有的市场经济待遇,以便在成本和价格采信方面占据优势。纵观今年西方对华反倾销案例,结合本次针对广泛产品的调查举措,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而我国涉案企业则当相应采取国家层面、产业层面、诉讼及技术层面的综合应对。2011年,欧洲市场太阳能组件均价为1.07欧元/瓦,中国产品为0.8到0.85欧元/瓦。合理应对替代国价格规则本次调查的另一特点是,其显然是欧盟市场针对中国大宗优势进口商品反倾销的一次有力延伸,其相应程序措施将相对严谨。例如本次立案欧盟将依规向被诉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给予甚至延长相应答卷期限。
那么,面对此局,中国光伏企业是否已经回天乏术?倒也未必。最终导致美国裁定对产自中国的部分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与反倾销税。总的来看,目前微电网还不具备成熟稳定能力。
微电网处于探索示范阶段微电网是微型分布式电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我国微电网的发展应符合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阶段和实际用户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微电网只涉及一些微型分布式电源,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由于并网电压等级高,按照电网调度基本规则与电网运行调度部门建立联系,接受电网调度,与微电网本质上无关。8月1516日,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赫尔洪德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联合验收审查,这表明我国对微电网的探索又取得了新成果。究其原因,微电网中除分布式电源成本居高不下外,微电网控制系统中相应的储能、电力电子装置、控制保护设备初始单位投资大。
实际上,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小水电自供区问题可以作为微电网发展的一个镜鉴。而国外研究微电网的电压等级基本是以400伏为主,直接发出来就能用。
当然,在大电网不能覆盖的偏远地区或海岛组建微电网,其运行方式是孤岛运行模式。根据不久前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将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二是并非所有微型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都需要微电网技术。如果自家无法发电,系统还可以自动切换到外部电网实践证明,应用微电网技术将能有效提升分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效率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微电网技术变成一般大电网技术。在河北省围场县,单个家庭用风能、太阳能等汇集成的小型供电系统,既能独立运行,保证居民用上稳定的电,又可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那么,究竟什么是微电网呢?简单来说,微电网是通过控制系统、储能系统协调平衡多种分布式电源,平时与大电网并联,富余电力输入大电网或储能系统,发电不足则从大电网购入电力或使用存储的电力。实际上,项目研究结束后,因成本高、对家庭而言技术可维护性差等原因没有推广应用。
近两年,国家电网在草原、海岛等边远地区发展微电网,成效逐步显现。如果把按照国家目录电价从大电网用电比喻成普通老百姓的一日三餐,那么通过微电网用电就是吃鲍鱼海鲜。
那么,微电网究竟有什么作用?应如何定位呢?有利于分散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草原深处距中俄边境仅100多公里的呼伦贝尔市赫尔洪德村,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接入控制系统实现了新能源自发自用,余量上网。遇到大电网发生故障时则快速解列,孤网运行,保障主要负荷。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相对聚集的微型分布式电源(如小型风电、光伏发电、燃气发电、燃料电池等)与储能系统等联合管理,组成微电网,是从技术上保障微型分布式发电的有效利用和用户可靠供电的有效途径。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还有256个无电乡镇、3817个无电村、93.6万户无电户、387万无电人口。日本因岛屿众多,且能源短缺,强调孤立型微电网,并把所有化石燃料都包含在这个概念。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为可再生能源多点分散接入配电网提供技术支撑。其中,少数民族占总无电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等14个省(自治区)。因此,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应根据具体国情、环境以及当地的政策法规具体对待。
难道在配电网上加装一些储能装置就能称作微电网吗?2004年就在英国参与欧盟微电网项目研究、现任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所长张义斌说,当时欧盟微电网项目研究主要是对Townhouse或者某一建筑物这样一个小区域内,设想采用诸如小型风机、太阳能电池板、微型燃气轮机等多种微型分布式电源,研究对其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如果把按照国家目录电价从大电网用电比喻成普通老百姓的一日三餐,那么通过微电网用电就是吃鲍鱼海鲜。
同时,微电网技术运行、规划设计、接入等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上网电价等关键政策尚不明确。当然,在大电网不能覆盖的偏远地区或海岛组建微电网,其运行方式是孤岛运行模式。
国内与国外不同,住宅以居民楼居多,光伏等易分散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空间非常有限。根据不久前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将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相对聚集的微型分布式电源(如小型风电、光伏发电、燃气发电、燃料电池等)与储能系统等联合管理,组成微电网,是从技术上保障微型分布式发电的有效利用和用户可靠供电的有效途径。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还有256个无电乡镇、3817个无电村、93.6万户无电户、387万无电人口。实际上,项目研究结束后,因成本高、对家庭而言技术可维护性差等原因没有推广应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微电网发展距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一些偏远地区,如部分海岛等难以与大电网相连,一直受到供电难的困扰。究其原因,微电网中除分布式电源成本居高不下外,微电网控制系统中相应的储能、电力电子装置、控制保护设备初始单位投资大。
而国外研究微电网的电压等级基本是以400伏为主,直接发出来就能用。依靠发电成本较低(通常为0.2-0.3元/千瓦时)的小水电为主要电源的自供区,却屡屡爆出用户难以承受的高电价,如2009年媒体曝光的重庆江津天价电事件。
面对各界对微电网关注逐渐升温的态势,国家电网运检部副主任葛兆军日前表示: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国家电网正在加快制定分布式电网的管理范围,明确分布式电网的政策,规范管理程序,更好的服务分布式电源发展。一些专家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微电网只有在那些大电网鞭长莫及的偏远地区具有存在价值。
难道在配电网上加装一些储能装置就能称作微电网吗?2004年就在英国参与欧盟微电网项目研究、现任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所长张义斌说,当时欧盟微电网项目研究主要是对Townhouse或者某一建筑物这样一个小区域内,设想采用诸如小型风机、太阳能电池板、微型燃气轮机等多种微型分布式电源,研究对其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张义斌指出:微电网的发展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已有技术基础和市场需求,切不可脱离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阶段和实际用户需求。那么,究竟什么是微电网呢?简单来说,微电网是通过控制系统、储能系统协调平衡多种分布式电源,平时与大电网并联,富余电力输入大电网或储能系统,发电不足则从大电网购入电力或使用存储的电力。如果自家无法发电,系统还可以自动切换到外部电网实践证明,应用微电网技术将能有效提升分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效率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南方电网近日也透露,将在三沙建设智能微电网。遇到大电网发生故障时则快速解列,孤网运行,保障主要负荷。
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对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微电网处于探索示范阶段微电网是微型分布式电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我国微电网的发展应符合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阶段和实际用户需求。
日本因岛屿众多,且能源短缺,强调孤立型微电网,并把所有化石燃料都包含在这个概念。近两年,国家电网在草原、海岛等边远地区发展微电网,成效逐步显现。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